3)第193章 大食国百姓_大明1805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裁缝、皮匠、鞋匠等等。

  三个方面的经营者的覆盖范围互相交叉,基本满足了流沙城这个不到三万人的小城的生活需求。

  大明本土小城市市面上该有的商品,这边的街市上基本上都有。

  本土小城没有的东西这里可能同样有。

  流沙城毕竟是一国都城,地位是与布政使司驻地平级的,还住着一位皇子亲王,还有站在一块油田上面,贸易节点等级非常高。

  绝大部分商品都是进口来的,成本都比大明本土要高。

  幸好大食国的普通工人收入也高。

  体力工人每月工钱都有二十银钞了,有技术的工匠直接三十五起步了。

  妇女如果愿意抛头露面,在店铺里面当店员,或者是孩子在店里和工地上当勤杂工,也能拿到十五元银钞的工钱了。

  哪怕夫妻两个都是只是体力工人和店员,一个月下来也能赚到三十五银钞。

  三十五银钞如果直接折算购买力,只是相当于朱靖垣上辈子的三千五百块钱。

  但是在基本生活材料上的实际购买力,是远远超过上辈子的三千五百块的。

  银钞是直接等价于银元,而银元被世祖皇帝造出来的时候,实际价值又是近似等价于一两银子的。

  银元实际含银量只有二十五克,但是因为有着非常精美的制作工艺,当时的普通商人不具有仿制能力。

  结果在市场上的实际价值基本等同于三十七克的一两银子。

  这让民间富户挖出了窖藏的白银换银元,让世祖皇帝直接收到了整整三成的铸币税。

  同时,由于从世祖皇帝时代开始,大明持续工业化,生产力不断提升,持续对外扩张殖民,资源来源也持续不断的提升。

  生产力增长基本平衡掉了通货膨胀,以至于过去的一百多年里面,大明的货币始终没有大幅度贬值。

  现在工人那每月二十银钞的收入,基本可以等同于一百多年前二十两银子的收入,至少是以前的八品官老爷的水平。

  一百多年前,几钱银子能买一匹普通的丝绸,几两银子能买上好的绸缎。

  到了一百多年后,世界大战之前,几元银钞还是能买一匹上好的绸缎。

  最普通的工人的工钱,却从一百多年前的每月几钱银子,一路飙升到了世界大战前的几银钞,相当于增长了十倍以上。

  等到大战真正结束的泰平三十四年,工人的工钱又再次翻倍到了十几银钞的级别,大食国的工匠更是达到了二十银钞左右。

  不过短期的工钱大规模上涨,导致的通货膨胀也已经出现了。

  得等再过几年,新工厂和农场全面投产后,新增的产品投入到市场之后,物价才能再次回落。

  到时候大明普通人的生活水平会再次提升。

  这个时代的货币比后世,购买力主要吃亏在比较高级的工业品上,例如自行车。

  现在自行车这时候

  请收藏:https://m.wannanniuer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